<listing id="hhjv1"></listing>
<cite id="hhjv1"></cite><listing id="hhjv1"><i id="hhjv1"><video id="hhjv1"></video></i></listing>
<cite id="hhjv1"></cite>
<ins id="hhjv1"><dl id="hhjv1"><progress id="hhjv1"></progress></dl></ins><listing id="hhjv1"></listing> <thead id="hhjv1"></thead>
<listing id="hhjv1"><ins id="hhjv1"><span id="hhjv1"></span></ins></listing>
<cite id="hhjv1"><ruby id="hhjv1"><span id="hhjv1"></span></ruby></cite>
<listing id="hhjv1"><ins id="hhjv1"><span id="hhjv1"></span></ins></listing><var id="hhjv1"><i id="hhjv1"><video id="hhjv1"></video></i></var>
<var id="hhjv1"><i id="hhjv1"><th id="hhjv1"></th></i></var>
<listing id="hhjv1"></listing>

故乡人忆星云大师:“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2023年02月07日来源: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2月5日下午,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创办人——星云大师安详离世,享年96岁。

星云大师生于江苏扬州,1949年迁居台湾,1967年在台湾高雄开创佛光山。他毕生致力于弘扬人间佛教,积极推动两岸佛教交流交往。星云大师出家八十余年,建立了近300座佛教道场,把中国的佛教文化推向了世界。游子离乡,不曾忘家“缘”,1989年之后,他多次回到家乡扬州,先后捐助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并在扬州讲坛开讲,畅谈他是怎样从扬州走向世界。

近年来,他在江苏宜兴复兴大觉寺,捐建扬州鉴真图书馆、南京大学星云楼……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和世界和平。

亲历南京大屠杀

以画诫众生勿忘和平

星云大师的一生,与南京有很深的渊源。他是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残忍的日军擦拭屠刀上的鲜血,被屠戮的尸体堆积成山。唯一幸存的孩童从死人堆里爬出,对着苍天嚎哭、呐喊……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陈列着一幅巨型油画《屠·生·佛——南京大屠杀》。

“这幅震撼人心的作品,是馆里收藏的为数不多的巨型油画之一。”曾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的朱成山6日告诉记者,它是1991年由旅美画家李自健根据星云大师在南京大屠杀浩劫中的亲身经历创作而成。在30多个国家、地区进行了70多次巡展后,于2000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发生63周年之际被捐赠给纪念馆。

星云大师1927年8月生于江苏扬州江都,10岁时跟随寻夫的母亲来到南京,亲历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年幼的他跟随人群逃亡,12岁在南京栖霞寺剃度出家。

朱成山告诉记者,他与星云大师有过多次交流和接触。“可以感觉到,南京大屠杀这段经历,改变了星云大师的一生。”

星云大师曾对朱成山讲述,当年,其父在南京中山南路做手艺营生。1937年,侵华日军攻入南京,古城沦陷。当时,只有10岁的他随母到南京,街头尸横遍野、满目疮痍,父亲下落不明,从此音讯全无。

“我就是南京大屠杀的见证者,也是受害人。这份痛苦,我记了几十年。”星云大师对朱成山说。

“国不强大,遭遇外辱,历史不能忘。”朱成山记得,星云大师当时说明了捐赠意图:“这幅画寄托了我的情感;画由纪念馆收藏,也是我的心愿,这里是这幅画最好的归宿,能让世世代代的后人参观,可以起到更大的警示作用。希望纪念馆给予展出。”

身体力行

推动两岸交流与世界和平

因为这份痛苦的经历,星云大师也一直在身体力行地推进两岸交流与世界和平。

两岸开放探亲后,星云大师和分别了40多年的母亲重逢。那时母亲已经快80岁了,一直到95岁去世,其间母子俩谈到南京大屠杀,总是不胜伤感。

“人家说回忆是美丽的,但我们的回忆是凄惨悲凉的。”星云大师生前曾说,“在那个苦难的时代,多少人家破人亡,也不是我们一家才这样。大家都要接受这个事实,只有勇敢地生活,逝者已去,生者要更加努力,要更加积极。”

星云大师生前曾说,两岸一家亲,希望大家携手让中华民族越来越强大,不要再遭受被别国欺凌的痛苦。

早在1989年,星云大师就率团访问大陆,推动两岸宗教交流。

作为两岸佛教文化使者和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的高僧,星云大师近些年来不断往来于两岸及港澳地区。“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写好字”,为两岸的文化交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懈努力。

星云大师曾在受访时说:“我一以贯之的心愿就是两岸和平。我想对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出世之心

做入世之事

数十年来,星云大师的脚步遍及五大洲。家乡扬州始终是他心里最柔软、最温暖的地方。一张口,最是那浓重的乡音,一听,就是地道的扬州人。

在他重返扬州的一场媒体见面会上,星云大师曾面对着记者,深情讲述对家乡的思念。他用一口纯正的扬州乡音说:“我想不出比古人更好的词语赞美我的家乡。”古人把天下三分明月夜的二分给了扬州,星云大师感念故乡有这样的无上荣耀,诵起古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2008年,星云大师在扬州捐建的鉴真图书馆开馆,设于馆内的扬州讲坛也于同期正式开讲。多年来,扬州讲坛邀请各方名家前来义务开讲,星云大师也多次回乡,登临扬州讲坛。

“惊悉大师圆寂,十分痛惜。”扬州文化学者顾风向记者回忆,2015年,星云大师到扬州鉴真图书馆连开3天的讲座,座无虚席。因场地受限,很多人站在图书馆外,通过大屏幕聆听讲座。

“那时他年事已高,视力变差了,但坚持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次,他对家乡人民作了深情告别。”顾风说。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扬州鉴真图书馆兼任馆长赖永海在接通记者电话时声音嘶哑。知晓30多年故交星云大师圆寂消息,赖永海悲从中来,用这两句话评价大师的一生。

作者:朱晓颖 崔佳明 申冉 钟升 徐珊珊

北京台联动态

通知公告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中央统战部|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中共北京市委台湾事务办公室| 北京市委统战部| 新华社台湾频道| 人民网台湾频道| 中国台湾网| 台胞之家| 华夏经纬| 海峡之声| 你好台湾网| 中国网| 千龙网| 京台视点|

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 Copyright ? 2011-2021 BjTL 北京台联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4768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0582

国产AVHD精品
<listing id="hhjv1"></listing>
<cite id="hhjv1"></cite><listing id="hhjv1"><i id="hhjv1"><video id="hhjv1"></video></i></listing>
<cite id="hhjv1"></cite>
<ins id="hhjv1"><dl id="hhjv1"><progress id="hhjv1"></progress></dl></ins><listing id="hhjv1"></listing> <thead id="hhjv1"></thead>
<listing id="hhjv1"><ins id="hhjv1"><span id="hhjv1"></span></ins></listing>
<cite id="hhjv1"><ruby id="hhjv1"><span id="hhjv1"></span></ruby></cite>
<listing id="hhjv1"><ins id="hhjv1"><span id="hhjv1"></span></ins></listing><var id="hhjv1"><i id="hhjv1"><video id="hhjv1"></video></i></var>
<var id="hhjv1"><i id="hhjv1"><th id="hhjv1"></th></i></var>
<listing id="hhjv1"></listing>